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述说死亡
图源|unsplash
作者|芥末堆 尔瑞
编辑|芥末堆 吉吉
我们乐于接受“生如夏花般灿烂”,但难以承认,“死,亦能如秋叶般静美”。
我们热衷谈论“生”,但拒绝讨论“死”。“死亡”,如同“性”一般,在绝大多数人口中都是难以启齿的存在,不经意间便被归到“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话题系列。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死亡”代表着狰狞,代表着黑暗,所以我们拒绝公开谈论“死亡”,更规避和我们的孩子谈论“死亡”。
那么小时候从未被长辈普及“死亡”知识的你,是怎样进行的第一次死亡教育呢?
《好奇心日报》上有这样一则问题:从小到大,你的死亡教育都是从哪里获得的?
点赞量第一的答案是:“亲人离世,切肤之痛”。
没错,“死亡”就和“性”这样有关人类本质的问题一样,等你亲身经历,才知晓其中言喻。
譬如,直到父亲因病住进ICU病房无法进食,我才知道他最爱吃的水果是葡萄;家里灵堂搭建起来,我才隐隐约约感觉到,住在太平间的父亲,估计是不会回来了;我才想到不会再有人把我扛在肩头看坝坝电影,不会再有人把我从母亲的叫骂声中“解救”出来,也不会再有人找打闹中把我膝盖磕出血的坏小子算账了。第一次理解了大人口中的“人没了” 是什么意思,我躲在二婶的肩膀上嚎啕大哭,歇斯底里。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七岁的我的身上。
这就是我接受的第一次死亡教育。突然、深刻,打得人措手不及。不过,如果要说这次死亡教育给我带来了什么,那大概就是日后面对死亡的从容,珍惜与亲友的相处,以及深知死亡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要更加珍惜生命来之不易的感知。
何为死亡教育
1977年,美国《死亡教育》杂志发行。美国学者列温顿(Leviton)在首期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将死亡教育定义为:“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1]。
于是,死亡教育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将死之人,让他们更从容地死去;另一种则是面向儿童,让他们更珍惜地活着。
孩子无时无刻不会面临周遭花鸟鱼虫的死亡,我们做不到切断他们与死亡之间的所有联系。于是我们要做的,是教他们坦然面对死亡,敬畏生命。
同性教育一样,死亡教育也是由更为“开放”的欧美国家率先提出。1977年,有学者提出了美国死亡教育的目标,包括让人们获得更多关于死亡的知识;学习如何面对自己和亲友的死;了解临终护理和丧葬仪式;以及确立自己对社会、伦理问题的价值取向[2]。
另外,还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自杀倾向和其存有的不确定的死亡观念有一定关系[3]。因此,针对儿童进行普及性死亡教育,将对他们更冷静地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更加珍惜与亲友的相处时光,甚至避免自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是渐渐地,我国也分年龄段,明确了自己对于幼儿的死亡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与死,以及生命的过程,消除死亡的神秘感;
增强学生抵抗困难与挫折的生命力;
鼓励学生对生命有所追求,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降低校园自杀率。
那么对于天真烂漫又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言,死亡教育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呢?
死亡教育,在于战胜孩子对死亡的未知
一切恐惧来源于未知,死亡也是。
欺骗、恐吓、忽视或敷衍,往往是家长忽悠我们,我们又忽悠孩子的惯用伎俩。当被孩子问及“死是什么?”“死后人会到哪里?”的时候,家长们的回答通常分为三类:浪漫童话类、敷衍拖沓类和科学解释类。
浪漫童话类往往出于传统信仰和宗教。通常说法是,万物之死都和天堂相关,人死之后就会遇见天使,在天堂与已故的家人相遇。当然,这种解释方式会给以正处于伤心状态的孩子慰藉,守护他们内心的脆弱角落,但终究是掩盖了死亡的真相。
敷衍拖沓类则是选择将问题推给时间。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即使再少不更事的孩童,也会通过电视等媒介的接触,了解何之为死。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实际上是家长对死亡问题的回避。
只有少部分家长会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解释,比如人死之后,器官就会随之衰竭。“死亡是分很多种的,人老了是必须要死的。因为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了,所以就会衰老而死。这样的死是正常的,人死了就会在这个世界消失”[4]。
而最科学的解释,往往也伤人最深。对于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害怕父母消失的孩子而言,最后一种解释无疑代表着永远的分离。
解释,还是逃离?父母都在以自认为不会伤害到孩子情感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多数家长不知道的是,无论是避讳谈论“死”字,还是科学解释“死亡”,在幼儿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实都是有其合理性。家长要做的,是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死亡教育。
这不仅是在消除孩子对未知死亡的恐惧,也是在消除家长的恐惧——担心伤害到孩子幼小心灵的恐惧。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Maria Nagy)调查了378名3-10岁儿童,发现他们对死亡的看法大致有三个阶段[5]:
3-5岁的儿童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的现象。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明确观念,更多的是“分离焦虑”上的情绪表达。如果让他科学地了解死亡,知道亲人终究会离他远去,那么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他的不安全感。因此,此时的死亡教育可以通过讲述绘本的方式,向孩子拟人化地描述死亡。比如“兔妈妈睡着了,会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5-9岁这个阶段,儿童会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且是永久的现象。但他并不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且不会把自己和死亡联系起来。出于对死亡的好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经常向家长发问。
如果家长采取回避姿态,认为死亡话题非常敏感、忌讳,那么在多种电影、电视媒介的影响下,儿童很有可能会对死亡产生恐惧心理。无论是对死亡本身感到恐惧,还是对死亡的“产物”(幽灵鬼魂)感到恐惧,都会伴其一生。所以在这个阶段,坦诚,是治疗死亡终极之问的良药。
到了9-10岁,儿童会了解到“人终有一死”,并把死亡和自己联系起来。此时的死亡教育在于让孩子知道,死亡如花开花落,终是生命的必经阶段。任何生命都会有由盛转衰的那一刻。并通过周遭一切小动物、植物的死亡,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正确的情绪面对死亡,了解生命的意义,更好地珍惜生命。
1969年,列温顿首先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死亡教育内容,即“死亡的本质”、“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和其引起的情绪问题”,以及“对死亡及濒死的调适”[6]。
但若要让家长用嘴巴,将所有与死亡相关的话题讲详尽,未免有些强人所难。所以,随着死亡教育一步步进入我们的认知范围,死亡教育的实施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
死亡未必阴暗,死亡教育更是多彩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bye. Remember me, don't let it make you cry. For even if I'm far away, I hold you in my heart. I sing a secret song to you each night we are apart.
——一部《寻梦环游记》,勾起无数人对已故亲友的思念。
死亡意味着肉体的别离,但也意味着回忆的隽永。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正在重新定义阴暗的死亡。
文学题材以一种贴近现实的方式,将社会事态刻画出来,经过专业人士的精心编排,儿童能在受保护的情况下感知死亡。绘本和电影等文学作品,能给幼儿提供表达哀伤与恐惧的机会,提供替代性经验[7]。
彩色的印刷图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冲淡死亡带来的崩溃情感。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少直接或间接谈论死亡的绘本,逐渐打破对“死亡”话题的避讳。
据说,最初要引进亡灵题材的《寻梦环游记》时,我国是拒绝的。直到它把所有审核人员都感动落泪,《寻梦环游记》才在荧幕上以如此温情的形式,告诉我们死亡带来的牵挂,也能如此温暖。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所以真正的死亡教育,还须来源于现实。
直接让孩子面对亲人的离世,或许有些残忍。不如从自然界的花香鸟鸣开始,让孩子感受树叶花儿零落成泥的凄美,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饲养宠物是实施死亡教育活动的好途径。在美国的一堂课上,丹尼尔老师就是这样通过一只死去的兔子,对班里的孩子展开死亡教育的。他事先向家长写信告知事情的原委,然后讲述自己的教学计划。信的内容如下[8]: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我很难过地写信告诉你们,昨天我们班可爱的兔子死了。它是在当大夫和动物医院的急诊室护士给它治疗的时候死去的,我就在它的身边。我有些事要告诉孩子们,也请您了解我们的工作。
兔子玫瑰死于肺炎,这是一种肺部感染。人们不会通过动物感染上此病。大夫说这种病的病症很难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值得庆幸的是,它在医院里没有承受任何的痛苦和不适。宠物在医院里死后,护士把尸体埋葬了。宠物的死是令人伤心的——老师和孩子们会感到悲伤,并想念它们。玫瑰的死可能会使他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
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告诉孩子们玫瑰的死讯,并邀请他们参加一个讨论会。我们还会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
在最近一段日子里 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当然,我们也会及时与您分享学校的一些讨论内容和我们制作的玫瑰纪念册。
诚挚的祝福
丹尼尔老师
2002年9月
通过生活中能触摸得到的疼痛,让儿童感受死亡,对兔子玫瑰进行悼念,是这位教师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方式。
美国的学龄儿童死亡教育,会特别强调死亡的文化教育[9]。这也是我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传统文化差异。美国老师敢于向孩子、向家长普及死亡教育,孩子和家长也乐于接受。而在我国,死亡文化的开放程度远不及欧美。
华师大曾有研究小组考察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对于“死亡教育”的态度。结果显示,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由此可见,死亡教育还应从家长做起。
除了绘本作品、生活亲历,“死亡体验”也是一种有效的死亡教育方式。
死亡体验馆的存在,能满足有完备认知力的猎奇的大人。而游戏,则是孩子们的“死亡体验馆”。这样的游戏会带有一些表演和演练的性质,让孩子在游戏中演绎死亡情绪。儿童主动代入角色,感知氛围。
而死亡教育,说是谈“死”,实则谈“生”。看清了死亡终是结局,才能更好地珍惜眼前,着眼未来。“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便在风中枯萎”,劝少年们珍惜时光。
参考文献
[1]罗蕊.死亡教育理念探——由“死”观“生”的教育视角[D].开封:河南大学.2005
[2]Valerie Clark. Death Education in the United[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98,27(3).
[3][8]刘彤.亲历美国幼儿教育(之三)—幼儿园的死亡教育[J].早期教育.2004,11.
[4][7]崔迪.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5]Clarissa A Willis.The Grieving Process in Children: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 Educating,
and Reconciling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Death[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002,29(4).
[6]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9]Hannelore Wass.A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Death Education[J].Death Studies.2004,28:289-308.
本文作者:尔瑞
芥末堆 学术研究院
走在教育科普的道路上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